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资讯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资讯网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

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题关键在审题

Tag: 江苏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申论 2013-09-26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14年2月份启动,距今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考生应抓紧时间做好充足准备,届时以一个自信饱满的状态迎战2014年江苏省考。历年来申论都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一科,想要在申论中取得高分也十分不易。对策题是申论考试中的必考题型,考生在备考这类题时经常会出现答案不完整、提出对策不可行等问题,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呢?据调查,审题不清是一个极大的原因。下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w.org/)就为考生指点应该如何科学的审题,从而掌握对策题的解题关键。
  一、答案完整在审题
  很多考生分数偏低的重要原因就是,审题不仔细导致答案不完整。有不少考生这样认为,对策题的答案就是对策而已,这其实是有问题的。申论题目的答案,并不只有一个部分,有时候会有两个部分甚至三个部分,而这道题的答案若为几个部分,分数也会分为几个部分。换句话说,如果一道对策题的答案本来是两个部分,而考生只答了一个部分,那另外一个部分的分数就直接扣除了,这必将与高分无缘了。那对策题的答案一般是几个部分呢?如何进行准确的区分呢?
  下面结合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几道对策题真题来为考生详细介绍。
  例1: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道,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25分)。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明确,有针对性;3、不超过500字。
  例2: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例3:参考给定材料,为发展江西文化产业提出建议。(25分)要求:针对性强,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先来看例1,这道题来自2012年421联考申论真题卷。从题干来看,要求我们“概括问题并提出建议”,这个非常明确,答案应该是两个部分,问题+建议。再看“要求”,也非常明确,要求问题准确、扼要,建议具体明确有针对性,所以本题答案应是,问题+建议。也就是说,本题若认真审题,从题干和要求都可以明确审出,答案应该包括“问题+建议”两个部分,这样子答案才是完整的,才不会轻易失分,为高分打下良好基础。
  再来看例2,这道题来自2010年国考(市地级)申论真题卷。从题干来看,只要求我们“提出具体建议”,似乎只要写建议即可,答案为一个部分。然后我们继续看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切实可行”是对建议或对策的要求,而“准确全面”则是要求我们先把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概括出来,而且要“准确全面”,因此,从要求来看,本题答案应是问题+建议,是两个部分。综上,由于“要求”是命题人对本题答案的要求,我们必须尽力做到,所以,本题答案也是两个部分,问题+建议。
  最后来看例3,这道题来自2012年江西省考申论真题卷。从题干来看,要求我们“提出建议”,即一个部分。然后看要求,对策“具体可行”,有些同学认为“针对性强”是要针对问题,其实不然,只是要我们针对并结合江西本省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而已,认真审题很重要,然过度解读只会徒增烦恼。因此,本题从题干到要求,都只对建议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本题的答案应该是一个部分,即建议。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本题字数仅300字,字数较少,仅够书写建议部分。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策题的答案一般为两个部分,问题+对策,有时候是“原因+对策”。要不要写第一个部分的“问题”或“原因”,应该看题干后面的“要求”有无明确提出。
  二、验证对策有效性原则
  我们认真审题明确对策题的答案是几个部分之后,再仔细阅读材料,通过材料中现成的对策、材料中的原因及问题三个方面提出多条对策,若题目所给的格子还有剩余,即通过“五大维度”自己提一两条填满格子,争取一些酌情分,使答案更完整分数更高。但是做完了前面的这几步之后,并没有万事大吉,只有把最后一步——验证对策的有效性做到了,整个答题的过程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验证对策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原则,这里主要讲三个:
  第一,对策要有针对性。所谓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对策,换句话说,你提的对策要能够解决题目里面的问题。如果说你提出来的建议对于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没有帮助,那就没有针对性,不能算作采分点,得不到分数。
  第二,对策要有可行性。可行性最重要的就是提出的对策要具体可操作。如果考生提出一条对策“加大投入”,那肯定是不够具体的,谁来加大投入,投入到哪个方面……都不清楚,那就无法施行,不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很低。因此,要想使提出来的对策具体可行,我们必须明确是谁来做事,目标对象是谁,到底要做什么事情,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等。 也就是说,对策可以按照“主体+对象+内容+方式+意义”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充,在这些项目中,有些是可以省略的,比如当我们大家都默认对策的施行者是政府的时候,就不需要每条对此都写政府应该怎么做,而是直接省去,因为大家都明白。而在这些项目里面,对策的“内容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如若这两个部分都少了,就不能成其为一条对策了。比如“加大投入”,我们可以扩充成“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完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的水利设施”,这样在可行性上就有了较大的改善,也能成为一条比较合乎规范的对策了。
  第三,对策要有常识性。指的是提出的对策要合乎常识,合情、合理、合法,符合国家的法律规范,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符合绝大数人的认知。常识方面没有太多可说的,这个主要看考生自己的理解。比如有人提出,打击酒驾,发现酒驾,一律枪决,这个措施针对性极强,如果真能这样做,酒驾的几率绝对是无限接近零,可行性也有,枪决只是耗费几颗子弹而已,但是,符合常识吗?当然是否定的,这不合常理。比如,我国目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导致粮食问题,有人提出可以提高粮价,翻倍,农民肯定想种田了。但是,从常识性来讲,粮价提高会带来众多副食产品的连环涨价,会带来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体物价上涨,甚至出现通货膨胀,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常识性需要每个考生自己的知识含量。当然,基本常识都有问题的人,是很难符合公务员的高要求的。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提出来的对策能够基本满足针对性、可行性、常识性这三个要求,那一定是好的能够得分的答案,能够成为采分点,获得较高的分数。而我们的对策题,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答案的组成部分、从材料中认真找对策、自己根据五大维度提出补充对策,最后简单判断对策的有效性,通过这四步,答案就水到渠成了。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问题如何突破看技巧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