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微博 | 本站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行测资料 >> 判断 >>

行测定义判断读不懂怎么办?

Tag: 2025年 江苏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2024-03-21    来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定义判断考察10道题,是一个同学们觉得简单所以常常掉以轻心的专项,其实近年来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定义判断这个看似简单的题型也在变难,做题核心是匹配定义的核心要点,但近年来发现定义判断的某些题非常专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即使找到了核心要点,也因读不懂而无法匹配,做错题目,且这种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那我们要如何应对呢?今天小编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个应对的技巧,那就是同构排除。
 
  什么是同构排除呢?核心在于选项,当题目的某些选项的实质具有共性,比如同时都提到了其中一个要点,那这些选项就是同构选项,选项形式可能是3:1结构的,但答案只有一个,这说明这三个选项都是不选的,即排除同构选项。
 
  大家会发现,同构排除这个技巧更强调分析选项特征,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分析题干的难点,不用再去纠结题干,读不懂题干也没关系。
 
  那下面我们通过题目来具体地来看一下,该如何去运用这个技巧?
 
  【例一】独立证明法和归谬法是间接论证的两种方法,其中独立证明法是通过证明与被反驳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真,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为假的方法。归谬法就是由所要反驳的命题为真,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反驳的命题为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论证中使用了独立证明法的是:
 
  A.甲: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乙:不可能!有哪一个人见过,哪一只猴子变成了人?
 
  B.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乙:难道仲尼以前的人都生活在黑暗之中?
 
  C.甲:人性本恶。
 
  乙:如果真的人性本恶,那么道德规范又从何而来呢?
 
  D.甲:温饱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
 
  乙:温饱绝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也在谈道德。
 
  【答案】正确答案为D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独立证明法:“证明与被反驳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真”、“确定被反驳命题为假”;
 
  归谬法:“由所要反驳的命题为真,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反驳的命题为假”。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说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乙说的“有哪一个人见过哪一只猴子变成了人”是从肯定所要反驳的命题为真而引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没有猴子变成了人,属于归谬法,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甲说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意指孔子没有诞生的话,中国人的文化史将如漫漫长夜一般黑暗,其矛盾命题应该是:孔子没诞生的话,中国人的文化史也不会像漫漫长夜一般黑暗。乙说的“难道仲尼以前的人都生活在黑暗中?”讨论的并不是文化史而是人们的生活,和甲说的话题不一致,不是甲所说的矛盾命题,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乙说的“人性本恶”属于肯定所要反驳的命题为真,从而得到“道德规范从何而来”这样一个荒谬的结论,属于归谬法,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乙说的“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是甲说的“温饱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的矛盾命题,“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也在谈道德”证明了“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命题为真,属于通过证明与被反驳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真,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为假的方法,符合定义,当选。
 
  答案是从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答的,但真实考场上,这道题大家会发现题干非常专业,有很多逻辑术语,给人一种每个字都能读懂,但合起来就看不懂的感觉,但仔细分析选项会发现相比之下,只有D出现了被反驳观点的矛盾,所以同构排除选D。
 
  同构排除这个技巧尤其是对于一些难题很有帮助,同学们还是需要通过更多的一些题去吃透这个技巧,真正地掌握它。

  相关阅读:1、更多申论技巧,戳这里:http://www.jsgwyw.org/category/34.html

  2、更多行测技巧,戳这里:http://www.jsgwyw.org/category/35.html
 
     

\



« 上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