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资讯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资讯网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

申论指导之申论考试六大实战技巧

Tag: 申论指导 申论考试 2010-04-01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应对申论考试,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申论考试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考核,只有平时做到“厚积”,考试时才能“薄发”。所以,平时更要注意对生活的积累,重视对知识的积累,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结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来。那是不是说,应对申论考试就完全没有规律和技巧可言呢?其实不然,以下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总结了申论应试的6点实战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认真审题

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日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能否准确把握住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才会有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哭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二、紧扣材料答题

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z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有的要求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三、注意限制要求

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 20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40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高于或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烦,切中要点。

这种要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测评。应试者不要因没有在这方面给予足够重视而影响考试成绩。

四、提出方案要符合角色定位

申论应试时,要看清题目为你设定的“虚拟身份”,然后再作答。一个方案与对策的提出,与对策人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对策人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所提出问题的角度乃至语气表达自然就不相同。忽视了试卷上的具体条件,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搞错了,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五、对策要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构思可操作性对策,应该注意三点:一是问题要有明确的“归属”,即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与落实;二是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三是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与必备条件。在构想对策时,切忌脱离实际地坐而论道。要通盘考虑,尽力克服与之相悖的因素,使对策合理、具体,便于落实。要对所提出的对策进行科学论证,如果提出了多项对策,则要把论证的重点放在关键的、自己最熟悉的对策上,切不可将各项对策拆分为若干个“半斤八两”,搞“一碗水端平”。

六、注意申论考试中的“四忌”

“四忌”即忌“偏”、忌“离”、忌“散”、忌“虚”。忌“偏”,即忌思想偏激,心态不公正。这一忌根源在于生活中对事物和问题长期韵习惯性思维翻判断,以至于答题时表达过激的观点和方案,或所站立场不公、不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忌“离”,即假设前提,脱离材料答题或者答题时前后与主题相互脱离。这种情况在考生对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和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考生提出“如果有什么情况发生,就怎么办”、“如若这样不行,就那样处之”的措施,脱离材料中所蕴藏的既定主题的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未得要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离开题目给定的身份答题。一般而言,申论要求考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大多属于行政公务方面的问题,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一般性工作问题。其次,要检测的是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应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绝不会突出具体专业或某一岗位的独立的专业化知识。然而,与此要求相反,不少考生往往习惯于自身角色,缺乏模拟思维,无视考题要求,撇开虚拟身份,着力于自身长期实践的工作或专长,以实击虚。导致咱身定位不准确,其结果只是自觉分析论证精深独到,实则相去甚远。忌“散”,即考生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部分考生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或者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有一个算一个,蜻蜒点水,面面俱到,抓不住要害;或者陈列方案时,没有系统,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或者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含本逐末。整个作答前后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一以贯之。忌“虚”,即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实不透,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不出其症结之所在。对问题的概述模糊不清;设计方案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论证方案用词华丽,冗杂不实,整个作答游离于主旨之外。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